|
![]() |
||||||||
![]() |
|||||||||
![]() |
|||||||||
“閱讀推廣,掃碼聽書”(2020年第34期):「新語聽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七夕節(jié)如何表達愛慕之情? |
![]() |
||||||||
發(fā)布日期:2020-08-25 09:41:12 瀏覽次數(shù):
HAPPY CHINESE VALENTINE'S DAY 七 夕 快 樂 古詩詞里的七夕節(jié) 愛情,是文學作品亙古不變的話題。古往今來,描寫愛情的詩詞歌賦有很多,比如: 漢代的“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唐代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盧照鄰的“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宋代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李之儀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更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詩經(jīng)》。 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jīng)》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關于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等方方面面的詩歌。 在那個純真質(zhì)樸的年代,人們毫不隱藏自己的赤誠之心,吟唱的一字一句都是真情實感。 《詩經(jīng)》中,有我們的祖先們最純粹、最樸實的愛情,有表達愛慕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相思成疾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有兩情相悅的“琴瑟在御,莫不靜好”,也有山盟海誓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如果你有喜歡的人卻不敢開口,那一定要讀一讀《詩經(jīng)》,如果你向往歲月靜好,情投意合的愛情,那一定要讀一讀《詩經(jīng)》,為什么愛情“直教生死相許”,《詩經(jīng)》會告訴你答案。 《采葛》 詩經(jīng)·王風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一首表達急切相思情緒的詩。有一種相思,需要用歲月來丈量。一天沒有見到自己的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年那么漫長。 全詩三章,每章三句。古之懷人,一唱三嘆。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本詩抓住這一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用夸張手法反復吟誦,把愈來愈強烈的思念之情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子衿》 詩經(jīng)·鄭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是一首描寫相思之情的經(jīng)典作品。愛情一旦發(fā)生,便渴望得到回應。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他們相約在城樓見面,但久等不至,女子望眼欲穿,埋怨情人不來赴約,更怪他不捎信來,于是唱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無限情思。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女子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意境幽美,鮮明地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實質(zhì),是一首難得的優(yōu)美情歌。 《出其東門》 詩經(jīng)·鄭風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 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這是一首表示對愛戀對象專一不二的小詩。忠貞,是愛情最重要的品性之一。雖然mei女如云,但我的心思沒有在她們身上。她們都比不上我的心上人,她雖然衣著簡陋,但我此生有她足矣。 全詩二章,每章六句,表現(xiàn)了當時男女之間純潔的愛情,也蘊含著對那些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的人的曲折婉轉(zhuǎn)的批評之意。 《風雨》 詩經(jīng)·鄭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這是一首風雨懷人的名作。人在風雨蕭瑟中,最易相思。一位女子在一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早晨,與久別的丈夫重逢,那種喜出望外之情,溢于言表,難以形容,唯一唱三嘆而長歌之。 全詩三章,每章十二字,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每章首二句都以風雨、雞鳴起興,反復吟詠,使達情更為充分,更易勾起離情別緒,反襯出“既見”之時的喜出望外之情。 七夕,是我國傳統(tǒng)的情人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或女兒節(jié),也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在七夕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yōu)槟鷾蕚淞诉@份浪漫書單,祝大家七夕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 1 《詩經(jīng)》 新語聽書第143期圖1.webp 衡陽市圖書館詩經(jīng) 作者:佚名 / 演播:白云出岫 簡介:《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jīng)》內(nèi)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2 《牡丹亭》 新語聽書第143期圖2.webp 衡陽市圖書館牡丹亭 作者:湯顯祖 / 演播:白云出岫 簡介: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之一,明傳奇的經(jīng)典之作。杜麗娘游園驚夢,于夢中與書生柳夢梅一見鐘情,夢醒后尋夢無著,繼而傷情而死,人鬼相戀,起死回生,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超越生死陰陽,幾令《西廂》減價。 3 《西廂記》 新語聽書第143期圖3.webp 衡陽市圖書館西廂記 簡介: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表達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情節(jié)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新語數(shù)字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衡陽市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衡陽市圖書館閱讀推廣 2020年8月25日】 附注:衡陽市圖書館有效注冊讀者可以使用讀者自己的個人中心賬號和密碼成功登錄新語數(shù)字圖書館,暢享更多聽書。 |
![]() |
||||||||
![]() |